瓦楞纸箱、彩盒是目前全球应用最为广泛的纸包装容器,具有方便产品搬运、保护产品、可实现产品最直观计量效果等优势,亦可加设防盗、防伪功能,深受广大客户的青睐。为了使瓦楞纸箱、彩盒更加突显其使用性能,整个生产工艺过程的技术设计尤为重要。本文将从规格、强度、印前制作、印刷工艺、印后整饰及成型生产几方面着手,进行详尽剖析。
规格——巧妙设计
设计纸箱规格时,既要考虑产品的包装成本,又要思忖产品包装的适用性和保护性能,通常要根据产品的特点,如数量、重量、使用方式、储存、销售、搬运和经济适应性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。
按照国际贸易的相关要求,消费商品运输包装的单个瓦楞纸箱盛装的重量一般应控制在20~25kg。而我国的标准规定人工搬运的单件包装箱最大重量为18kg,一般消费商品的瓦楞纸箱的单个包装的重量为20kg,大、中型纸箱由于产品结构的原因,可以不受重量限制,比如体育运动器材、大型家电和其他特殊产品等。从用户包装成本的角度考虑,在规定标准范围内,在满足搬运、储存、使用性能等前提下,制作稍大一点规格的纸箱可增加产品盛装数量,减少纸箱使用数量,相对要合算一些。以某一饮料外包装为例,若在纸材料不变或略作增加的情况下,将12瓶装改为24瓶装,不仅可使原纸材料成本节省35%左右,而且印刷和印后加工的总量及成本也将大大减少。可以说,包装规格的改变对于客户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“利润”。此外,考虑到内装产品结构对应于纸箱长、宽、高三个方向的合理性,如在容纳数量、重量相同的条件下,将纸箱的高度降低并相应增加纸箱的长度或宽度,虽然增加了用纸面积,但是降低了高度的纸箱的抗压强度亦有提高,可有效防止或减少物流过程中的产品损坏。
纸箱规格的设计,对生产的成本、产品的适应性和市场促销效果等影响较大,所以设计人员要深思熟虑,掌握一个合适的度,让产品包装发挥出较好的作用。
强度——多方考量
瓦楞纸箱、彩盒作为产品运输过程中的主要“保护者”,其强度性能是至关紧要的,一般而言,这主要取决于原纸质量等级、原纸定量、瓦楞纸楞型特性、瓦楞纸板厚度和含水率等。因此,要提高瓦楞纸箱、彩盒的强度,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。①选择质量等级和定量高的原纸,如对保护性能要求较高的外包装,可考虑采用高强瓦楞纸板、箱板纸;②合理设计纸箱、彩盒的结构,如针对不耐压的产品,不要将纸箱、彩盒的规格设计偏大;③根据产品的特点,合理确定瓦楞纸板楞型、波形、层数和厚度;④注重瓦楞生产工艺的合理设计,确保纸板成型的强度;⑤利用废纸板制作隔板、护角、衬垫,充分利用资源辅助提高纸箱、彩盒强度。
其实,瓦楞纸箱、彩盒的强度指标并不是一个恒定不变的“绝对值”,随着环境温湿度条件的变化,瓦楞纸箱、彩盒的含水率也会发生改变,进而导致瓦楞纸箱、彩盒抗压强度指标出现不合格的“奇怪”情况。笔者对此深有体会,曾经在梅雨季节,笔者所在印刷企业经过烘干处理步骤印制的啤酒纸箱,在工厂进行抗压强度指标测试时,显示结果是合格,再送客户以后经过检测却频繁出现抗压强度指标不合格的情况,后发现其主要原因是环境湿度太大,物流车辆密封度不好造成的运输过程纸箱吸湿,以及制箱的原纸防水性能不够好等。可见,在设计瓦楞纸箱、彩盒抗压强度的时候,还要注重生产环境、物流运输条件和原纸吸水性能等综合因素。
印前制作——工艺素质
瓦楞纸箱、彩盒的制版设计是否合理,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影响颇大。诸如在白纸板上平版印刷大面积的黑色底色版面时,很容易在过程中频繁出现小白点、小墨皮等,不仅需要经常擦版、洗橡皮布,浪费大量时间,而且极大影响印刷效率和质量;在印刷大面积的棕色、绿色、蓝色等底色版面时,杠痕现象会比较严重,且整个印张的墨色容易出现深浅不一致的情况。笔者认为,将底色版面设计成为二块叠印工艺,将一次的油墨输出量调整成为二次输出,这样可以减少油墨对纸面的反作用力,降低纸面出现掉粉、掉毛的几率。此外,第一次印刷版面出现的小白点、小墨皮,在经过第二次叠印遮盖后,几乎就看不到了。
设计人员除了要通过精巧思虑化解印前制作中的疑难外,还应加深对印刷工艺的了解,避免不应出现的错误。如将本来可以采用专色印刷的大面积版面,设计成四色网点叠印成色,会导致印刷过程中容易产生印刷色差;将细小的文字设计成为四色叠印,容易造成套印不准;将黄底色版制作成镂空版面进行黑色文字版面套印,由于黄色和黑色反差强烈,套印不准情况就会表现得更加突出。设计人员一定要注意制版工艺的合理性,才能为提高印刷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印刷工艺——因材制宜
不同纸质的印刷适性截然不同,如果没有“因材制宜”采取相应的工艺措施,就会给正常的生产带来些许问题。但即使采用同一类型纸品,由于不同品牌或不同厂家在造纸用料及工艺上的差异,也会使原纸的质量、印刷适性存在一定的差异。如有的白纸板、白卡纸、玻璃卡属于偏酸性,印刷之后墨色干燥较为缓慢,会导致半成品套印困难,不合格品率明显增加;有的低档白纸板、玻璃卡表面强度差,印刷过程中容易出现掉粉、掉毛、起泡或脱层等质量故障现象。
由于印刷纸张多是由客户确定的,所以印刷企业往往处于被动迁就的状态。但即使面对的是客户为了降低成本而选择的不太令人满意的纸品,我们亦要在印刷工艺上进行精心的设计,以达到质量的尽可能提升。经过实践笔者得出几点心得,愿与读者分享。
◆印刷偏酸的纸板,应采用快干快固着的油墨。
◆对于表面强度差的纸板,应调整降低油墨的粘度,同时适当降低印刷的压力和印刷的车速。
◆若采用多色机组印刷且色组有多余,可将前色组空出来先进行空压印以去除纸粉、纸毛,避免或减少质量故障。
◆对于印后要覆哑膜的产品,可不用选择过于昂贵的油墨,如高光油墨,因为高光油墨的最大优势在于印刷墨层光泽度高,但是产品经过覆哑膜后会覆盖油墨层的高光泽度,所以将高光油墨用于覆膜产品会造成浪费。
◆要注意套印顺序的工艺设计,如在黄底色或红底色上叠印黑色的文字、字母或线条时,应先印刷黑色的文字、字母或线条,然后将黄底色或红底色叠印在其上面,如此既可以体现各个色彩的优势,还可以避免印刷墨层受到摩擦损伤。
印后整饰——慎重选择
印后整饰加工方式有很多种,包括压纹、凹凸、UV、上光、磨光、覆膜、电化铝烫印等,而模切则是必须的基本工艺。
压纹工艺通常适合于精装彩盒,可以提高产品的装饰质量效果。如若设计人员对设备配备的压纹辊花纹不满意,或者企业没有专用的压纹设备,可以利用电脑进行个性化设计并采用固体树脂版制版,然后利用胶印机或凸版印刷机调整一下衬垫进行压纹。利用印刷机压纹时要特别注意压力的合适度和均匀性。
上一页12下一页在本页显示剩余内容凹凸工艺的设计一般适合于彩盒产品,经过凹凸合压后的图文具有较强的浮雕感,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品包装的档次。对于需要裱瓦的纸箱,最好不要再采用凹凸工艺。如若产品特点需要设计凹凸工艺,可在细瓦楞彩盒上应用,但要注意凹凸面积不要太大,以免影响瓦楞纸板裱贴质量。
UV、上光、磨光和覆膜工艺,既适于瓦楞纸箱的生产,也适于彩盒产品。要根据产品的质量档次、销售和物流等特点综合考虑,采用相应的加工工艺。
电化铝烫印装饰工艺采用的材料昂贵,装饰质量效果突出,是中高档产品包装的理想选择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电化铝不适合应用于瓦楞纸箱,较适于精装的瓦楞彩盒或以白纸板、玻璃卡为承印物的彩盒产品。采用电化铝烫印工艺的彩盒产品,印刷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油墨层的涂布量和干燥性,以免造成烫印不上或烫印版面发花等质量问题。
成型工艺——注重细节
合理设计瓦楞纸箱、彩盒的成型工艺,一方面要注重对模切版的合理设计和压痕工艺的技术控制,另一方面要注意将产品的搭接舌和摇盖舌扣结构设计好。
由于瓦楞纸箱、瓦楞彩盒具有一定的厚度,因此在制作模切版时,应考虑将模切版设计为从反面进行模切,如此在折叠成型时压痕线就不容易出现偏离,亦可减少内径尺寸缩小量,有利于提高产品成型的精度。模切版装版时还要注意调整好压力,压力不均匀或过轻,容易使成型出现误差。
成型工艺的另一个比较重要的控制环节,是盒子舌头结构的设计。稍有失误就会出现质量问题,如舌头长度、宽度不够,以及舌头折口两边缘的压痕线没有设计成开口(断线)结构,就容易造成舌头扣不紧闭,影响产品包装的质量。曾经笔者所在企业生产一款小包装盒,由于模切版设计技术把关不到位,样盒成型后盒舌在纸板本身弹性的作用下,出现了自然往外滑移的现象。后来我们将盒舌两边折痕处分别开了个5mm的“一”字形开口,这样纸盒成型时舌头折痕两边的开口,与所对应的左右两边内摇盖边缘进行微量搭盖,如此纸盒的舌头就不再往外滑移,出现纸盒扣不紧的现象。可见,设计人员一定要注重细节,才能使产品获得较为满意的质量效果。
瓦楞纸箱、彩盒产品的合理设计,实际上是对印前、印刷和印后加工整个生产过程中每一步骤的合理设计和适当控制。除了拥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外,设计人员还应加强对印刷生产经验的总结和工艺的分析,以不断进行工艺技术的改进和创新。
©Copyright 1988- 廊坊市安次区永华纸塑制品厂 All rights reserved